新華社濟南10月15日電(記者張力元)秋天熱陽下,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的中華水上古城一片“明晃晃”,東南東南四條主路上,各式各樣的葫蘆“排排坐”,將途徑都填充成金黃色。
這里正在舉辦第十六屆中國江北水城·兩河明珠(聊城)葫蘆文明藝術節,全國7000多位客商、種植戶來此展銷。“我帶了5000把葫蘆來,現在都賣得差未幾了,天鵝外型葫蘆最受歡迎。”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展銷商王盼說,通過勒扎工藝,在葫蘆生長過程中進行人工干預,從而打造出幻想包養的葫蘆外型。
葫蘆音似“福祿”,自古以來就寄意著吉利如意。隨著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愈發緊密,葫蘆“方寸地”演繹出出色“年夜六合”。
記者看到,有的葫蘆“個矮”,有的“肚圓”,有的長柄像麻花,有的包養網心得刻畫著人物、飛禽走獸等。除了當擺件,它們還被制成了酒具、藥具、蟲具、花瓶、首飾……“買家挑工藝,更看眼緣,有些葫蘆下面有天然的裂縫,反而更受歡迎。”王盼說。
10月14日,展銷商在葫蘆文明藝術節上展現本身的葫蘆。新華社記者 張力元 攝
本屆葫蘆文明藝術節以“告訴你一個分歧凡響的葫蘆”為主題,其間還舉辦了精品葫蘆工藝年夜賽、葫蘆文明創新設計年夜賽等活動包養網價錢。葫蘆文明創新設計年夜賽執行負責人任家斌說:“葫蘆越來越受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我們征集到了全國100多件作品,既彰顯想象力又充滿藝術性。”
葫蘆是聊城的特點產業之一,據史料記載,當地葫蘆雕鏤在宋代就已風行,明清時,得益于京杭年夜運河漕運發達,雕鏤葫蘆成為運河兩岸農家生產的主要商品。從農產品得手工藝品,手藝人賦予了葫蘆新的性命。
古城里,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東昌葫蘆雕鏤代表性傳承人李成全的展位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他的絕活針刺葫蘆引得陣陣喝采,葫包養網蘆上米粒鉅細的文字甚是雅麗。“人流量年夜、關注度高,在這里宣傳推廣非遺,我底氣更足、干勁更年夜。”李成全說。
十多年來,葫蘆文明藝術節不斷壯年夜,成為聊城擦亮城市文明brand、匯聚鄉村振興氣力的主要活動。“我們想通過葫蘆文明藝術節,為全國的葫蘆業戶搭建一個文明交通、技巧展現與產品銷售的平臺,并將其打形成聊城文旅融會的金字招牌。”聊城市東昌府區游玩發展中間主任王濤說。
今朝,聊城市葫蘆種植面積3萬余畝,種植加工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5%,產業年綜合效益達16億元,東昌府區是全國“買全國葫蘆、賣全國葫蘆”的主要集散地。
葫蘆是“土特產”,也是文旅產業發展的主要抓手。業內人士樂見,通過多層次、多元化的活動,促進葫蘆從種植到加工、銷售、文明藝術創作等全產業鏈晉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