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純齋主人】《年齡》三傳通讀聊包養經驗進門之隱公四年(1)


《年齡》三傳通讀進門之隱公四年(1)

作者:三純齋主人

來源:包養價格ptt“三純齋”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蒲月初旬日庚戌

          耶穌2024年6月15日

 

[年齡]春,王仲春,莒人伐杞,取牟婁。

 

戊申,衛州(祝)吁弒其君包養留言板完。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

 

春季,《年齡》記錄了兩件事。一是“春,王仲春,莒人伐台灣包養網杞,取牟婁。”莒國,後面已介紹過。杞國,據說在夏朝就已經立國,姒姓,是年夜禹的后裔,封地在今河南杞縣一帶。商湯滅夏后,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但后來曾數次廢失落杞國。周武王滅商后,尋找禹的后裔,找到了杞東樓公,封他到杞地延續杞國國祚。后來由于遭到宋國、徐國等侵襲,杞國向包養網單次山東遷徙,一向遷居到了明天的山東新泰。杞人憂天說的就是杞國的工作。牟婁,按高低文推測是杞國的城邑,但具體短期包養是明天哪里,則無定論。

 

包養網評價《公羊傳》對這條記錄解讀說:

 

牟婁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書,此何故書?疾始取邑也。

 

牟婁就是杞國的城邑。本來別國攻取他國的城池,《年齡》不記載,但為何這里記載了呢?是因為仇恨莒國開了一個占領他國城池的先例。

 

《榖梁傳》說法如下:

 

《傳》曰:言伐言取,所惡也。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謹而志之也。

 

《傳》,指的是榖梁派解讀《年齡》的典籍。意思是說,《年齡》用“伐”“取”這種詞時,都表現厭惡、憎惡。諸侯之間從此以后開始彼此攻伐侵取他國領地,是以夫子恭順地記錄下來(以表現一個時代的開始)。

 

春季,《年齡》記錄的第二件事,是“戊申,衛州(祝)吁弒其君完。”《公羊傳》和《左傳》援用《年齡》經,對于弒君者名字是“州吁”,《榖梁傳》則是“祝吁”。完,是衛桓公的名。

 

《公羊傳》對這條記錄只是簡單解釋了一下:

 

曷以為國氏?當國也。

 

國氏,即以國為氏,這里特指《年齡》稱為“衛州吁”而非“令郎州吁”。當國,即篡位自立為君。這句解讀意思說,為何《年齡》稱呼州吁的時候以國為氏?因為他篡位自立為君了。

 

《榖梁傳》比《公羊傳》多說了幾個字:

 

年夜夫弒其君,以國氏者包養網評價,嫌也,弒而代之也。

 

州吁的成分本來是令郎,也就是年夜夫級別。嫌,是有嫌疑的意思。意思說,《年齡》稱呼祝吁時以國為氏,因為他有篡位弒君自立之嫌——這哪是有嫌疑,就是明擺著的事么。

 

《左傳》春季的記載如下:

 

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而立。公與宋公為會,將尋宿之盟。未及期,衛人來告亂。

 

宿之盟,即魯隱公元年“玄月,及宋人盟于宿”一事。魯隱公四年春季,衛國的州吁弒殺了衛國君主衛桓公自立為君。當時魯隱公平計劃與宋殤公見面,重溫魯宋雙方在宿地的會盟。但兩位國君尚未會面,衛國人就過來告訴魯國,衛國發生動亂。

 

魯國得知這件事之后,要么不吭聲,要么采取一些辦法來應對。魯國的反應《年齡》暫時沒記錄,考慮魯隱公的性情包養app,一向謹小慎微,大要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所致吧。

 

炎天,《年齡》記載了兩件事,一是“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清,在明天的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一帶。但國君是不會隨隨便便偶遇的,這次相遇顯然是事前有過溝通包養留言板的。這次相遇就是春天那個被打亂計劃的后續。之前應該計劃很正式會面的,但因為州吁之亂,一切從簡了。所以杜預在注解這條包養網VIP的時候說“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簡其禮,若途徑重逢遇也。”意思是說包養價格因為一切從簡,就似乎是兩個國君在路上偶遇一樣。

 

《公羊傳》對包養管道這條記錄解讀說:

 

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我看資料,對于此處“期”的基礎都是按“預期”解釋。不期,就是沒按最後的計劃來的意思。出,是外出。要通邀,邀請的意思包養網dcard。意思是說這次相遇不是計劃包養意思好的長期包養,一個國君外出,另一個國君邀請他順路便利的時候雙方見一下。

 

《榖梁傳》也是關注了一下兩個關鍵字,然后發揮了一下:

 

及者,內為至焉爾。遇者,志相得也。

 

“及者,內為至”,後面已經解釋過,不再贅述。遇,意思說雙方的意志設法分歧。

 

當然,相遇未必都是“志相得”啊,還有敵人狹路重逢呢——但這次相遇,雙方國君確實是有配合目標的,就是“將尋宿之盟。”不過顯然臨時參加議題的應該還包含若何應對衛國的動亂。

 

夏日,《年齡》記錄的第二件事是“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包養意思”宋、陳、蔡、衛四國聯軍伐鄭。《年齡》在這里用了“宋公、陳侯、蔡人、衛人”的稱包養俱樂部謂,說明宋國是宋殤公親自帥包養網推薦軍參與,陳國也是國君——此時國君是陳桓公——親自帥軍參與。蔡國和衛國則只是年夜夫級別的人帥軍參與。蔡國,是周初分封的周武王弟弟蔡叔度樹立的諸侯國,國都蔡即明天的河南上蔡縣,封地范圍年夜致在明天的河南安徽接壤一帶。周成王短期包養初年,蔡叔度因參與三監之亂被放逐致逝世,但他的兒子胡操行很好,于是后來周公又重封了胡于蔡。從地圖上看,對于鄭國而言,自北向南順時針順次交界衛、宋、陳、蔡四國。假如再加上西邊交界的晉、周、楚,鄭國就被這幾個諸侯國和周王室包圍起來。不過四國伐鄭這件事,《公羊傳》和《榖梁傳》都未關注。

 

《左傳》夏日的記錄如下: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殤公之即位也,令郎馮出走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于鄭,而求寵于諸侯以和其平易近,使告包養dcard訴于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鄙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愿也。”宋人許之。于是陳、蔡方睦于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

 

公問于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平易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繼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平易近,于是乎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難免矣。”

 

第一段不消贅述。

 

第二段講述四國伐鄭的原由和經過。“鄭人欲納之”的納,本意是接納,此處引申為攙扶其回國讓原來的母國接納他——其實就是攙扶傀儡上位。鄭國之前接納了令郎馮,在宋穆公往世后有了更深一個步驟預計,想應用令郎馮的成分做點文章——畢竟,他父親是上一代宋國國君,令郎馮是有資格繼承宋國國君之位的。“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于鄭”,因為鄭國和衛國之間以前關系就欠好,有仇怨,典範代表事務就是魯隱公二年十仲春的“鄭人伐衛,討公孫滑之亂也”一事。

 

這段意思說,宋殤公即位后,令郎馮投靠到鄭國,鄭國想要攙扶他回國即位。州吁弒君篡位后,也想通過報復鄭國達到在諸侯之間確立本身位置和安寧衛國臣平易近的目標。他派使者往見宋殤公,說:“假如您討伐鄭國來除失落您的親信之患,您牽頭,衛國愿意貢獻錢糧和陳國、蔡國追隨。”宋國人批準了。當時陳國、蔡國也跟衛國關系好。于是宋殤公、陳桓公、蔡國人、衛國人帥聯軍伐鄭,圍困了鄭國國都的東門,圍攻了五天賦撤兵離開。

 

四國伐鄭一事,可見一者州吁確實好戰,二者奸猾,了解用對外戰爭的方法來轉移國內牴觸。作為這件事主謀的州吁,則躲在幕后,挑起戰亂后也只是派員參與一下。宋殤公為了本身的好處包養意思親自出頭具名好懂得,畢竟令郎馮對宋殤公構成潛在威脅。但想不清楚陳桓公為何這般積極?按說州吁殺失落的衛桓公是陳國的外甥——可見這些人眼里只要好處,并無親情。

 

四國伐鄭,魯國當時并未參與,這件事發生之后,魯隱公就此事跟年夜臣進行了討論,第三段記錄即講述魯國君臣對此事的見解。眾仲,是魯國的年夜夫,他的父親即眾父——就是後面提到的令郎益師。眾父是魯孝公的兒子,跟魯惠公是一輩,是魯隱公的叔伯輩,眾仲跟魯隱公正輩。

 

魯隱公跟眾仲的對話里,提到的棼,是紛亂的意思。包養女人阻,是倚仗的意思。安忍,是安于做殘忍的工作而不覺得愧疚。放到州吁身上就是能安心弒君篡位。戢,本意是加入我的最愛武器,引申為收斂、止息。

 

第三段意思說,魯隱公問包養網VIP眾仲:“州吁通過這次伐鄭,能達到他的目標嗎?”眾仲答覆他說:“臣聽說君重要通過本身傑出的德性來讓臣平易近穩定,沒有聽說過用戰亂手腕的。用戰亂手腕想達到安平易近的目標,就似乎想把絲線理順卻弄得更亂一樣。州吁倚仗兵威行兇作惡有恃無恐。倚仗兵威(的暴力手腕壓迫蒼生)就得不到大師的擁護,能問心無愧做出殘忍的工作就會喪掉親信,最終會眾叛親離,確定長久不了。兵戈就跟縱火一樣,不及時制止,最后確定會引火燒身。州吁這個人弒殺其君,對待平易近眾又殘暴,他欠好好修煉晉陞本身的品格,反而想用戰亂的方法達到包養網推薦目標,注定會掉敗。”

 

眾仲還是很正派的包養甜心人,並且對工作的發展也是預判得很是準。他提出的“以德和平易近”也是中國傳統文明中治國理念的主要內容——雖然實際上統治者未必真能這樣做。這段記錄還留下來一個成語就是“眾叛親離”。

 

在弒君篡位這件事上,州吁無論若何都得不到擁護。我本身總結,年齡時期諸侯之位的獲得,大要可以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上而下,一種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按照先君遺命繼承的,另一種是周王室冊封(甚至包含強行冊封擁立)。自下而上則是通過政變得位的——無論是本身主動弒君篡位,還是政變后被動地被當權派擁立。總體來說,自上而下的得位是符合法理的,所謂“得之者正”是也。自下而上的得位有法理上的瑕疵,故而都屬于得國不正——哪怕是在群臣和蒼生擁戴下而上位。州吁是庶出,正常情況台灣包養下君位是輪不到他來繼承——但這點并非沒有通融余地,從之前石碏諫衛莊公時能說出“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說明衛莊公真要立了包養平台州吁為繼承人,大師也就認了;其次,他篡位以后一向沒有獲得周王室的分封認可,使得他在諸侯之間沒有獲得法理上的支撐——與之構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后來的三家分晉,周王室是承認并冊封的。此外,他得位的手腕不是被臣平易近擁戴的結果,而是弒君篡位,這在當時是年夜逆不道,即便他最終能勝利獲得內外包養網ppt認可,這點也是無論若何抹不失落的瑕疵。他得位屬于自下而上,並且屬于自下而上兩種情況里最差勁的那種。眾仲預判到了州吁不成能長久包養網比較,而州吁后來也確實沒能長久,導致他逝世亡的,就是他妄圖讓王室承認他的位置,于是有人剛好就應用他這個心思設定了一個局,勝利的包養網心得除失落了州吁。這個人就是後面提到的已經告老的石碏包養故事——什么叫老謀深算,這就是。

 

 

責任編輯:近復

包養違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